欢迎来到

陕西现代农业产业化研究院

当前位置:首页>>新闻资讯>>市县动态

安康:石泉县“五美”促“和美”让乡村美美与共

发布日期:2024-03-20来源:石泉县农业农村局浏览量:69次

近年来,石泉县以川道沿线、景区周边、汉江两岸为重点,以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为抓手,坚持典型引领、示范先行、整体推进“五美”乡村建设,通过压茬推进、滚动实施的方式,让乡村从点上美到面上美、从外在美到内在美、从一时美再到时时美,让乡村成为宜居宜业宜游的幸福家园。


保护美丽生态,让山水林田更加靓丽


坚持“生态优先、绿色发展”理念,深入挖掘乡村生态资源、原生风景、农耕文化、农耕文明等资源禀赋,做好生态乡村发展文章,持续打好蓝天、碧水、净土保卫战,深入实施土壤改良、增绿造林、水美乡村工程;严格执行河(湖)长制、林长制、田长制,持续提升县域空气、水和土壤生态环境质量,促进农村生产生活生态三生协同发展,让乡村的山、水、林、田成为乡村靓丽的风景,汉江水质保持国家Ⅱ类标准以上,森林覆盖率达75.8 %,县域生态环境质量考核连续4年位居全省前列、连续10年全市“优秀”,良好生态环境成为乡村最靓丽的底色。


打造美丽环境,让人居环境更加宜居


坚持规划引领、因地制宜,充分尊重群众意愿,突出村域特色,强化风貌总控,防止大拆大建,多规合一编制村庄规划,坚持示范引领、以点带面,扎实推进6个市级、6个县级、6个镇级和美乡村试点建设,集中力量打造一批有影响、有成效、有名气的示范试点。持续开展“扫干净、摆整齐、改旱厕、清污淤”村庄清洁行动和人居环境整治提升五年行动,配建乡村旅游生态厕所和公路沿线公厕57个,新改建农村卫生厕所6012个、普及率91.8%,分片区建成4个区域性垃圾处理场,生活垃圾治理率94.2%,建成村级污水处理站39处,镇级污水处理厂全覆盖,农村生活污水处理率43.9%,打牢了人居环境整体提升的坚实基础。


发展美丽经济,让产业发展更加兴旺


着力构建起富硒预制菜首位产业为引领、生态旅游支柱产业为带动、现代农业特色产业为支撑的绿色产业体系,开发农业多种功能、挖掘乡村多元价值,促进产业融合发展。做足“土特产”文章,聚焦富硒食品预制菜首位产业,培育壮大蚕桑、稻米、魔芋、黄花菜、林果等特色产业,强化产业链条培育,打造产业集群。大力发展农村集体经济、庭院经济、联农带农经济,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,推进农户向家庭农场转化提升,推动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,全县150个村集体经济经营性收益全部达到10万元以上,收益达50万元以上村的强村超过16个,2023年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14861元,增长8.1%,位列全市第二,乡村产业更兴旺,经济更繁荣。


塑造美丽形象,让文明新风更加淳厚


聚力打造“形神兼备”的美丽乡村,深入推进“一城五镇十村百户”为引领的村民自建行动,推动公共设施建设向村覆盖、向户延伸,切实改善提升农村水、电、路、房、讯、网等基础设施保障水平,高质量夯实乡村硬件基础。实施乡村建设项目457个,建成3A级以上旅游景区10个,国家级乡村旅游重点镇村3个,省级特色旅游镇村14个,推动实现户户美、村村美、全域美。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,发挥好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、所、站及“一约四会”等机制作用,持续开展文明镇村创建、文化下乡活动、“文明家庭”评选,深化“诚孝俭勤和”新民风建设,市县文明村达到70%以上,文明乡风、良好家风、淳朴民风进一步形成。


共创美好生活,让基层治理更加有序


健全党组织领导下的“五治融合”治理体系,深化以书记民情“三本账”为统揽的“三共六制”治理模式。坚持和发展新时代“枫桥经验”,发挥“一约四会”等自治组织作用,健全乡村矛盾纠纷多元化解机制,落实村级事务决策“四议两公开”,深化“三联共建”和“321”基层治理模式,提升村级治理水平。深入开展“八五”普法宣传和民主法治示范村(社区)创建,实施平安乡村建设行动,常态化开展农村扫黑除恶斗争,严厉打击邪教和非法宗教、非法集资、电信诈骗等违法犯罪行为,全力保障农民安居乐业、农村安定安宁。深入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,大力开展“寻家谱、修家训、传家风”“说论亮”道德评议活动,规范开展道德评议492场,评出正面典型1586人、负面典型119个、帮教转化117例培育选树“道德模范”“好媳妇”“好婆婆”等典型600余名,久久为功推进移风易俗,形成邻里和谐、崇德向善的良好氛围。


作者: 陈 杰 张欢欢